军营做标杆,返乡创辉煌。3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率先开展2025年春季自主就业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班,现场共210余名退役军人参加。
这是一堂直抵人心的“退役第一课”。培训现场,退役军人着装整齐、腰杆挺直、精神抖擞,胸前“光荣退役 永葆本色”的绶带鲜红夺目,他们端正地坐在会议室,一丝不苟听着老师上课。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第一排的邓钧予下意识挺直了背——这个动作,已深深刻进他5年军旅生涯的肌肉记忆里。屏幕上播放的PPT里没有枯燥的条文,而是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八桂热土上作出贡献的案例”串联起来解读。陈建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享受国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优待……
此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介绍就业形势、解读教育培训、就业创业、优待安置等相关政策,帮助退役士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找准自身价值定位,顺利完成角色转换。退役军人黎振鹏在脱下军装后陷入了工作迷茫,培训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让他豁然开朗。现在他能够熟练地运用AI与霍兰德职业兴趣大模型相结合,分析出自身的兴趣特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建议与就业方向,同时,他还为自己制定了为期3年的奋斗小目标。“这次培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思想觉悟,坚定了我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决心和信心。”退役军人代表李子翔表示。
适应性培训是完成身份转换的“润滑剂”,是适应从部队到地方工作的“加速器”,是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延续,也是退役军人了解国情、区情、政策,培养正确就业观择业观的重要载体,对退役军人强化党性锻炼、转变身份角色、了解国情社情、掌握相关政策、规划职业生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2025年广西适应性培训由原来的设区市组织改为自治区统筹组织,推行“厅(局)长第一课”和“五个统一”(师资、课程、流程、考核、大纲),执行广西特色地方标准。截至目前,广西春季自主就业退役军人返乡报到人数共4600余人。南宁市、桂林市、北海市、钦州市、贺州市、来宾市、贵港市、玉林市等地市已相继开班,其中梧州市、贵港市由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文伟现场讲授“退役第一课”,其他地市则通过录播“退役第一课”的形式为返乡退役军人上好“第一课”,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部队到地方的身份、角色、职业转换。预计3月底前广西将全面完成2025年春季退役军人全员适应性培训工作。
近年来,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等重要阵地上,一批批退役军人大展身手、大有作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凡的贡献。退役军人晏志新通过“稻虾共作”模式打造4000亩示范基地,采用“党支部+公司+农户”机制,带动668户农户入股分红,创造上百个就业岗位。退役军人黄福旅借助电商培训成果,利用RCEP政策红利将水果销往东南亚。退役军人吴龙连续3年带着六堡茶产品参加全区退役军人成果交流活动和创业创新大赛,借助东盟展销平台打开马来西亚、新加坡市场,推动了非遗茶产业国际化。“90后”退役女兵李春燕在退役后回家乡当了“兵支书”,带领群众改善基础设施,发展龙眼产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服务”的初心。
下一步,广西将继续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聚焦广大退役军人所需所盼,立足退役军人切身需求,用足用好各项政策,落细落实各项优惠举措,积极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在“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中发挥作用、建功立业。(文/韦玉姚)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