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无障碍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军休安置

广西蒙山:抗战老兵事迹融入“开学第一课”

2025-09-29 16:35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部     作者:陈丽华、刘德安    
【字体: 打印

9月3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蒙山镇第一小学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一等功臣梁盛春身穿旧军服,胸前挂满勋章,声音洪亮地向学生们讲述抗战烈士张展鹏的英雄事迹。

“燕赵狼烟起满洲,吹将楚尾与吴头。男儿当学终军志,不灭倭奴誓不休。”宣讲开篇,梁盛春抑扬顿挫地朗诵完这首七言绝句后问道:“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吗?”

“不知道。”台下齐声答道。

“这就是我们蒙山的抗战烈士张展鹏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写下的《感怀》诗……”梁盛春饱含深情地开始了讲述。

“张展鹏,1918年军校毕业。穿军装那天,他把‘保护乡亲’刻在心里。”

“1922年,匪患猖獗。他带队全歼匪部。百姓终能睡安稳觉。”

“回乡务农,他建义仓,让缺粮乡亲有饭吃;改古庙为小学,让村里孩子有书读。”

句句简短,字字千钧。台上,梁盛春讲得深情;台下,师生听得入神。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张展鹏毅然重返战场。任第五路军第48军174师1040团中校营长。在上海南翔阵地,他带领战士们死守7天7夜。身负重伤,仍不后退。伤未痊愈,他又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

“1938年5月9日,定远县北泸桥战场。张展鹏带领别动队死守桥头,子弹打光,就与敌人肉搏。身中7弹,血流不止,他仍凭最后一口气击毙7个敌人。”梁盛春声音哽咽,“最终,日军蜂拥而上,用刺刀刺向他。英雄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座桥上。”

现场一片寂静。许多学生红了眼眶,稚嫩的小手紧紧握成拳头。

梁盛春1974年入伍,曾在边境作战中荣立一等功。这位经历过生死考验的老兵,深知和平来之不易,从部队退役后,他全身心投入国防教育,进学校、下村屯,50年如一日开展国防教育宣讲、普及国防知识。

蒙山县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年全县9个乡镇的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活动,特邀老兵宣讲团一起讲述张展鹏烈士的英雄事迹。9月1日至4日,9名老兵宣讲团成员陆续走进校园,圆满完成宣讲任务。

“上午看了阅兵仪式,下午听了梁爷爷讲的英雄故事,让我更加懂得了红领巾的意义和责任。”蒙山镇第一小学学生代表陈皓说,“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这既是开学第一课,更是一堂穿越烽火的思政课。”蒙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同志告诉笔者,近年来,蒙山县将优秀退役军人汇聚成一支红色力量,组建老兵宣讲团,鼓励他们用部队所学,结合自身经历,将军旅元素带进校园,让怀揣军旅梦的孩子近距离感受“军魂”,让国防教育的种子深植“永安州”大地。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