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统筹组织的全区2025年秋季自主就业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全面铺开。
本次培训课程涵盖思想政治、政策法规、心理调适、就业创业指导等,通过“集中授课+网络学习+实地教学”模式开展,依托广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网络平台,实现全区优质培训资源万人同堂、互联共享。创新开展“厅(局)长第一课”,执行“五个统一”要求,结合广西地方特色,构建“思想铸魂-技能筑基-产业链接”三位一体的赋能体系。
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文伟上“退役第一课”
广西各地市积极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实践内涵:如钦州市组织学员参观无人机实训基地、坭兴陶工艺工作室等,将多元职业技能组合融入培训全过程;灵山县开展“迎老兵送新兵”活动,让返乡的退役军人和即将踏上征途的预定新兵感受组织关怀和家乡温暖;百色、河池市引入AI智能学情分析系统,动态优化课程设置;贵港、梧州市借助AI为退役军人提供精准职业规划指导。此外,结合全民国防教育主题月,部分地市组织退役军人与青年学生代表共同举行升国旗仪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截至目前,广西2025年秋季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已返乡报到8800人,预计9底前,全区14个设区市将全面完成适应性培训工作。全区1.78万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将同步启动“就业护航”专项行动。
下一步,广西将围绕“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实事”,持续完善“培训-就业-创业”服务链条,推进培训成果与乡村振兴、人工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助力退役军人在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中再立新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