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简体版|繁体版
无障碍
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信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战火岁月可追忆 稻熟时节访英雄

2020-10-28 19:47     来源:忻城县人武部

“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习近平主席提振人心的讲话,让电视机前的抗美援朝老兵热泪盈眶。


收看电视节目


10月23日上午,来宾市忻城县人民武装部、退役军人事务局一行人进村入户,逐一慰问该县抗美援朝老兵,发放纪念章,送上慰问品。现役官兵和乡镇党政领导与老兵一道,共同收看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纪念章


 出国作战的证章、荣誉等


“1950年12月,我去了朝鲜战场,在那里待了两年多。想起朝鲜的冬天,真的特别冷,特别是我们挖坑道的时候。今天看电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话,心里觉得热辣辣的,如果还能倒退几十年,祖国有需要,我还要上战场。”现年90岁的罗宣文老人,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114师工兵连战士,罗老说起当年战火纷飞的日子,依旧气宇轩昂。


罗善文与采访者回忆战事


罗宣文,1935年生,忻城县思练镇人。1950年12月,罗宣文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工兵连战士入朝参战。时年19岁的罗老,先是在东北边防军后方吉林某地休整,后补充加入到有“万岁军”之称的三十八军。罗老说,从后方机动到前线,需要3-4天,通常是晚上行军,白天都是在树林里宿营。罗老到连队后分配到了工兵班,主要负责挖火炮掩体、构筑防御工事。在一次战斗行动中,罗老与战友一起俘虏了一名美国兵。罗老说:“对美国兵的印象就是不太能吃苦,我们志愿军吃苦太多了。那时候打仗,美国俘虏往往还要把雨布铺在雪地上,然后才躺上去完成射击动作,我们志愿军是领导一叫伏下来,不管什么地况,就直接扑在地上瞄准。”

在保护“清川江大桥”的行动中,战士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了防止美军轰炸,在浮桥的边上修建“暗桥”,就是把桥梁的木桩子扎在水面之下,钉上圆木,这样人车都能通行,但是美军就是发现不了。


与张金寿老人握手


现年91岁的张金寿老人,忻城县大塘镇人,1950年10月入朝参战。曾任志愿军38军114师侦察连班长,多次深入前线探敌情、抓俘虏,在某次阻击战中面对10倍于我的“联合国军”,全连战至最后仅存6人,最后取得歼敌9000人的战果,张老荣立三等功。回首峥嵘岁月,张老满怀深情地说“感谢习近平主席,感谢党和人民依然记得我们。”


韦诗圣老人


韦诗圣,1934年生,忻城县思练镇人,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114师某团卫生队护士。韦老回忆说:“那时的战斗大多都是拉锯战,作为护士,面对敌军的火力扫射,往往需要顶着炮火,对战友进行包扎抢救,背着伤员转移阵地。”1953年4月,韦老因救护工作成绩显著,荣获三等功。

“1950年,我和堂哥一起去当兵,我们一起去了朝鲜战场,并肩作战,我们说好战争胜利了就一起回来,到最后,我回来了,但是哥哥再也回不来......”88岁的韦诗圣老人,谈到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友,数次哽咽,不停摆手“讲不得,讲不得”。

在笔者采访的归途,想起边城凤凰沈从文墓前黄永玉的题词“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几位老兵都走到村头挥手送别,噙着泪花。岁月倏忽,遥想村口热血少年出国作战、告别爹娘时的那棵大榕树,如今已枝繁叶茂。村民们正举着“欢聚一堂”的红色牌匾,筹划着重阳节的活动。

远处苍山滴翠,近处稻穗金黄。村道的两旁,红艳艳的木棉花,像极了当年朝鲜的金达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