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防城港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海边山”特色,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健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机制,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2024年1月,防城港市成功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为广西唯一、全国仅有的两个地级市代表之一赴京参加相关授牌活动。
一是全方位构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新格局。以空间互嵌促融居,推进那巴、那里蒙、“老乡家园”等一批互嵌式社区建设,实施“搬迁后扶+民族团结”融入发展计划,打造“老乡家园瑶绣工作室”“红石榴”“阳光新连心”“幸福邻里中心”等一批服务平台。2024年9月,仙人湾社区居民委员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以文化互嵌促认同,挖掘树立伏波文化、潭蓬古运河、侨批文化等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精神,广泛开展“国门文艺轻骑兵”巡边海行动、“戏曲进乡村”、采茶戏会演等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进基层200多场,组织实施“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等系列民俗文化主题活动460多场,参与群众达10多万人。以经济互嵌促发展,建立健全促进就业机制,推进跨区域劳务协作,深入实施留桂就业计划,建立认定就业扶贫车间转型乡村就业工厂,促进各族群众就业增收。以社会互嵌促交融,积极推动桂滇黔等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共建桂滇沿边“四个共同”长廊。建立跨省区协作共管机制,与新疆、贵州、云南、黑龙江等省区有关地市联创共建,促进各族群众双向流动、扎根圆梦。有序推进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混宿,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东兴市京族学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滩散小学。以心理互嵌促和谐,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大力实施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沿边行政村(社区)、主题公园、主题街道、景区、教育基地、学校全覆盖,进一步系牢联结各民族心理认同的情感纽带,推动各民族心理互嵌。
二是强基培土优化各族青少年交流效果。不断拓展跨区域双向交流,持续办好跨区域“石榴花开一家亲”等交流平台,与新疆、河北、湖北等地多个学校开展“进教育实践基地”“进历史文化场馆”“进社会大课堂”“进同龄人家庭”等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大力弘扬红领巾护界碑、国旗工程、海上党支部等一批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参与师生近10万人次。凸显边山海特色,成功打造中越足球友谊赛、中国—东盟马拉松、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抵边村跨国村晚、“五洲筑梦——海外华侨华人防城港联谊大会”等中国(广西)—东盟青年交流平台,推动跨境民族经济、文化交融发展。
三是文旅助力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业态。坚持“突出主线、旅游为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发展”基本原则,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要求全面融入“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全市文旅产业共推进“七个一批”项目63个,总投资1010.21亿元。建立集“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保护+民族团结进步”为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承基地57个,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同心文化载体、精品景区83家。常态化举办北部湾开海节、广西三月三、京族哈节、瑶族阿宝节、打陀螺等系列文体活动,展示京族独弦琴、壮族“磨福”“舞鹿”、瑶绣等一批彰显地域特色的节目和产品,讲好各民族群众“三交”故事。2024年前三季度,我市接待旅游总人数3260.76万人次,2024年东兴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800万人次。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